之前年代在出售吉屋出租-百老匯舞台劇的時候

就超想要去看的了,因為很想要看看舞台上的爆發力

當mile推薦時,給我看了一段片頭,聽完那個片頭(Seasons of love) 我就決定一定要找時間看

太讚了,每個人的歌聲都很好


但是當我看到電影的時候,覺得還蠻讓我失望的

不是說不好,其中也是有很好的地方

劇中討論的不外乎是愛滋病、尊重生命等議題…

場景也將舞台劇的縮影擴大成真實世界的場景,一切就像是真實地在發生

可是,或許就是因為把原本可以讓觀眾想像的空間完全的利用電影場景呈現出來之後,反而覺得不真實

不親近,心裡會覺得那不是我的生活…距離拉得更遠了

舞台劇大致是三個小時,電影要將其濃縮成兩個小時的時候,劇情就變得緊湊了不少,但有些地方又太慢了,覺得有點拖



不過,舞台劇有舞台劇的好,電影也有電影的好處的啦

至少用電影的方式呈現的時候,場景圓滑多了(但是過場的時候還是有怪怪的感覺)

裡面很喜歡的一段歌詞-Life Support   (from Mimi)

The heart may freeze or it can burn
The pain will ease if I can learn
There is no future, there is no past
I live this moment as my last
There's only us, there's only this
Forget regret, or life is yours to miss
No other road, no other way
No day but today.


拉森說:「我們應該要向每天都在面對死亡的人學習生存之道」

這就是這段歌詞的涵意,No day but today!



其中我還很喜歡的一個角色,就是Angel

當Angel出場的時候,是一個蹲在路邊 打鼓的鼓手

我完全想他會是一個同性戀,並邊患有愛滋病

當他拯救回家遭劫的Colins的時候,他的台詞是:「Hi..I'm Angel」

帶有雙關的台詞最讓我興奮了,當時,對Colins來說,Angel真的是一位天使

一位溫暖他的天使,也因為Angel的出現,將大家融合在一起

成為一個幸福的大家庭,一直到她因病去世,大家都還懷念著她,我覺得這樣的一個人生就不算白費了



這位Angel舞蹈出色,在1996年出演第一場百老匯之後,三年後又再度加入陣容,並榮獲最佳演員的提名

以下是官網的一些介紹,不過是針對舞台劇的部份唷…^^  有一些有關Rent的歷史來源,很不容易的站上百老匯的舞台的一齣舞台劇

【Rent吉屋出租】
劇情其實簡單無比,在一間破得不能再破的公寓裏,擠著三個室友,其中一個是自閉型的音樂家羅傑(多少有點拉森自己的寫照)
其他兩位則是馬克和男同性戀者湯姆,他們由於沒錢繳房租,即將渡過一個沒有暖氣、沒有電力,只靠蠟燭取暖的耶誕節
於是,到外頭和其他的窮藝術家們跳舞、唱歌、狂歡,度過一個用身體發熱的耶誕節。

這樣的內容,充斥著同性戀、愛滋病、嗑藥、對遊民的同情等,難怪當初拉森覺得能在外百老匯演出就已經很不錯了
百老匯上那些衣冠楚楚的中產階級觀眾怎麼會對這種叛經離道的另類音樂劇感興趣?但是拉森可錯了。
榮獲1996年普立茲最佳戲劇類獎座(成為史上第7齣獲得此殊榮的音樂劇),並獲10項東尼獎的提名[音樂劇最佳男主角Adam Pascal
音樂劇最佳女主角Daphne Rubin-Vega、音樂劇最佳女演員Idina Menzel、最佳音樂劇導演Michael Greif、最佳燈光設計和最佳舞蹈設計…等]
贏得包括:最佳音樂劇、最佳音樂劇劇本、最佳音樂劇原創音樂及最佳男演員(Wilson Jermaine Hereia)4項大獎
與96年戲劇協會獎(Drama Desk Awards)最佳音樂劇等6項大獎的【Rent吉屋出租】堪稱全美百老匯音樂界90年代的輝煌傳奇

它迷人的地方在於它深刻揣摩了云云眾生百態、訴說著動人的故事,音樂素材上更打破傳統百老匯劇場模式,涵蓋美國年輕一代的音樂元素
除了散發搖滾樂的能量和精神,豐富的音樂類型,從老搖滾、抒情民謠小品、節奏藍調、福音音樂,甚至是探戈……一應俱全。
擔綱作曲、作詞、舞台劇劇本創作的強納生拉森(Jonathan Larson)視【Rent吉屋出租】為普契尼「波希米亞人」的現代詮釋版
如同1896年的「波希米亞人」歌劇,勾勒了藝術家掙扎的人生百態,拉森筆下波西米亞的原型,來自他居住於紐約市東村(East Village)的朋友
【Rent吉屋出租】在外百老匯最後一次正式彩排的幾個小時, 拉森因大動脈瘤與世長辭,當年才35歲,拉森曾替電視節目「芝麻街」譜寫歌曲
並替史蒂芬史匹柏的動畫電影「美國鼠譚」(1986)及「歷險小恐龍」(1988)的有聲書專輯填詞作曲

拉森藉由【Rent吉屋出租】將真實的人生景況和他週遭朋友的生活點滴搬上了音樂劇的舞台造就出一個由不同文化、經濟、性向和音樂拼貼而成的世界。
他向掙扎的藝術家、反叛者、局外人、波希米亞人……這些被社會剝奪的邊緣人致上最深敬意,他那充滿熱情又深沈、尖銳的筆觸
不僅歌頌了友誼與生存的真諦更刻劃出在致命年代裏不凡的人生與真愛。
96年2月13日,【Rent吉屋出租】在紐約劇場劇坊(New York Theatre Workshop)首演時造成相當的震撼,至今仍是票房鼎盛。
1996年5月,音樂劇的原班人馬和製作人亞力夫馬汀(Arif Mardin) 10天之內便完成了錄製的工作一起錄製了【Rent吉屋出租】專輯
馬汀製作過無數張成功的百老匯專輯同時也為Aretha Frankin、Bette Midler、Phil Collins……等流行巨星製作過無數的暢銷金曲。

拉森在NYTW製作的節目提示卡上寫道:「在這個危險的年代裏,當世界似乎慢慢地四分五裂的當兒
我們應該向每天面對死亡的人學習生存之道,該向他人伸出援手,結合成一個群體,而非在世紀末將自己隱藏於生活的恐懼陰影之下。」
「Rent」不僅是少數幾齣能完美呼應時代精髓的音樂劇,拉森更希望將年輕的一代拉回音樂劇場中
藉由百老匯音樂劇「Rent」專輯的發行,他的夢想似乎又更接近實現的一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mij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